第(2/3)页 “好了,吃饭吧,吃完早点休息,明天还要去别的村子呢。”祝江江没真的怪他,只是佯装生气罢了。 不这么做,很难彻底打消他想送走弟弟妹妹的念头。 现下,救灾是当务之急,至于他们九人日后的安置问题,祝江江还在考虑。 总之,她不会再让他们变成乞丐就是了。 在祝江江努力用自己的办法救城外的灾民时,城里的朱蔺也在救灾,只不过他救灾的方式太过迂回了! 朱蔺在安排了衙门的人到处查看灾情之后,自己就再也没关注过衙门回报的情况,一切都丢给了自家儿子。 朱清然也是倒霉,摊上这么个老子。 他明明连功名都没考,县衙的事情怎么也轮不到他插手,现在却被迫做个临时县丞,替他爹处理公务。 至于他那个老爹嘛,也不能说他没有为灾民尽力,相反的,他十分尽心。 这不,好几天了,他天天约城里那些大户来府里吟诗作对、听曲赏画,为的就是让那些大户贡献一些自己的力量,帮他救助灾民。 但效果可想而知,没什么用。 只有明家那种好面子的书香门第,才会在这种时候大张旗鼓的伸出援手,以此体现自己傲世轻物的读书人形象。 不过,他们送来的东西吧…… “朱兄,此等物品是我家老先生所赠,希望能为百姓、为朝廷尽一些绵薄之力。” 明戟带了两车东西,大摇大摆、走街窜巷,终于来到了衙门门口,当着过路百姓的面,亲自交到朱清然手上。 朱清然对此表示很感动和感谢,一番夸赞的词说完之后,掀开车布一看,上面竟是一车砚台和一车纸笔。 “这……”朱清然当场愣住,好一会儿才挤出笑容,“在下在此先谢过明老先生了。” 东西是好东西,只不过不是衙门现在最需要的东西。 他爹真不容易,陪了好几天的财主、文人们,最后只得了一车石头和纸笔。 “公子,朝廷来信了!”一衙役匆匆跑来,将手中插着鸡毛的信呈给朱清然。 朱清然听闻是朝廷来信,脸上大喜,是朝廷的救援粮草到了吗?! 他拿了信,连门外的两车东西都没有安排好就转身回去了。 朱家的书房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