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说歌词-《玉堂闲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**”期间,我们大串联到北京,坐在西单那地方等待毛**接见的时候,大唱

    “抬头望见北斗星,心中想念毛**”,一边唱着,一边就眼泪哗哗的……歌曲使人亲近。

    据说巴黎公社的时候,一切素不相识的无产者,就凭着一首《马赛曲》走到一起来了,根本不用介绍信:哎,干什么的?

    来起义的。会唱《马赛曲》吗?会。好,进来吧。由此我就想到,过去之所以经常搞一些歌咏比赛什么的,其真正的目的不在于你唱得有多好听,怎么样地活跃业余文化生活,而主要是让你们互相沟通,增进团结,加深感情。

    共同的歌曲一唱,原来有点小矛盾的,没了;见面不说话的,说了。一切陌生的人们,如果你们在一起共同唱完十首以上的革命歌曲,以后再见了面,你就只管喊哥们儿好了;喝完了小酒,说不定还会争着付钱,不信你就试试看。

    我们一路欢笑一路歌的时候,却就想不起有哪首歌能反映九十年代以来的时代精神。

    八十年代还有个《十五的月亮》和《血染的风采》什么的,尔后就是《我的家乡并不美》、《黄土高坡》什么的。

    九十年代呢?《篱笆·女人·狗》?《鲁冰花》?《花心》?反映不了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。

    有读者来信说我对流行歌曲有偏见,曾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目前的流行歌曲调子大都不健康,要么宣扬消极情绪和婚外恋情结,要么就是唱歌的人

    “闭着眼,还大喘气,动不动就跑到台下跟人握手”什么的。是的,这话我说过,但我说的是事实,比方那个《让我一次爱个够》和《爱江山更爱美人》,我就是不喜欢,词不好,调子也不好,听上去跟一只鸡让人踩住了脖子发出来的声音似的,有什么好听的?

    有些好听的歌曲我不但喜欢听,而且还努力学着唱,比方《涛声依旧》、《中华民谣》什么的,词儿虽然不怎么积极,但调子好听,很文雅,不粗俗。
    第(2/3)页